作者: 梁一鳴博士(「禮行天下」計劃顧問) 中秋節是中國重大傳統節日之一,歷史悠久,可上溯到周代。中秋一詞,最早見於《禮記.月令》:「仲秋
孝是中國禮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,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,孝道更具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,所謂 “百善孝為先”,“夫孝,德之本也” 。在中國傳統社會
中國是具有三千多年連續不斷文明發展歷史的「文明型大國」(張維為語)。在當今國際社會中,它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發展中國家,但已
“家國天下”意識,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。中華文明這一思想的形成,不僅與古代中國的地理環境以及獨特的思維有關,也與傳統的道德觀念有
中國自古被稱為禮儀之邦,「華夏」是古代中國的名稱,“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服章之美,謂之華”《春秋左傳正義》。《戰國策》中描述:「中國者
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傳統文化中,個人與社會、家庭與國家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,而家國一體觀的原點就在“孝”。